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艺术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融入在自己的文化创作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磅礴的力量。

鉴于谈龙建在中国演奏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业经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欧洲集邮协会、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等海内外权威文化机构组织推荐,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谈龙建“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家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致敬,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记忆!

联合国“国际和平艺术家”是一批拥有杰出个人品质、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在此之前,画家毕加索、齐白石、韩美林和歌唱家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的世界和平交响乐团等,均获得过这一荣誉。

此次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授予谈龙建,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高度赞誉。在战争与暴乱、危机持续的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和主题。

同时,联合国邮政、德国邮政、法国邮政、荷兰邮政为中国演奏名家谈龙建在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记忆 和平之光——国际和平艺术家”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以邮为媒,方寸之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爱与和平的力量,并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能量。

与时代共鸣,为精神铸魂!致敬每一位和平艺术家,致敬每一份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国际和平艺术家:谈龙建

谈龙建,中国著名三弦演奏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华乐大典·三弦卷》主编;中国弦索音乐当代唯一传承人。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获芬兰西贝柳斯音乐院硕士学位。

作为演奏家,谈龙建广泛地学习和汲取了各家各派的风格特点,博采众家之长,从而形成了纯真、自然、细腻而又热情的演奏风格。近年来在国内外举办了三十多场三弦独奏音乐会,以及在香港、台湾、日本、德国、法国、芬兰、瑞典、挪威、荷兰、爱沙尼亚、英国、冰岛、美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近百场从传统作品到现代作品各种形式的演出。主要音乐出版物:《清故恭王府音乐——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专辑》《檀龙吟——谈龙建三弦独奏专辑》《清代古谱<弦索备考> 全本音乐》等。

作为教育家,谈龙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弦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编写了大量的三弦练习曲和教材,建立了较为完善和科学的教学体系,在强调严谨规范的技术训练的同时,提倡开放性思维和多元化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教授和培育了不少优秀的三弦人才,其中不乏有多名学生在“文华院校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金芦笙奖”、“华音杯”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获得奖项;多名学生在高等音乐院校任教和国家艺术院团任职。

作为研究家,谈龙建坚持不懈地深入于传统音乐的挖掘和研究,自1983年起倡导和组织了对传世名著《弦索备考》的研究和演奏,与其他三位演奏家一起于1986年和2009年两次举办了“弦索十三套专题音乐会”,将《弦索备考》古谱的全部音乐活生生地呈现在舞台上,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为了挖掘和继承三弦的传统音乐,寻访到清道光皇帝五世孙、弦索音乐唯一的传人爱新觉罗·毓峘先生,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记录整理了“弦索十三套”的三弦传谱,抢救挖掘了一部濒于灭绝的三弦传统音乐,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为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作为专家学者,谈龙建曾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音乐百科全书》编委;《华乐大典·三弦卷》主编;《中央音乐学院改革开放40年学术文萃》音乐表演卷主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考级三弦教程》主编,以及“文华院校奖”、“中国音乐金钟奖”、“金芦笙奖”、“CCTV中国器乐大赛”等国家级比赛的评委。

作为音乐理论家,谈龙建撰写并发表了诸如:《三弦演奏艺术》《中国三弦音色的多样性之研究》《爱新觉罗·毓峘传谱的人文价值与学术价值》等九十多万字的专业著作和学术论文。近年来主持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三弦音乐周”和“第二届国际三弦音乐周暨蒙古族三弦音乐国际研讨会”、“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表演艺术论坛”、“爱新觉罗·毓峘三弦传谱学术研讨会”、“蒙古族三弦音乐国际研讨会”、“白凤岩艺术研讨会”、“李乙三弦艺术研讨会”、“《弦索备考》研究暨爱新觉罗·毓峘传谱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学术活动。先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器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导师,曾经指导了二胡、琵琶、古筝、阮、三弦、笛子、扬琴等专业八十多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

艺术风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