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艺术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融入在自己的文化创作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磅礴的力量。

鉴于薛松在中国绘画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业经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欧洲集邮协会、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等海内外权威文化机构组织推荐,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薛松“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家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致敬,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记忆!

联合国“国际和平艺术家”是一批拥有杰出个人品质、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在此之前,画家毕加索、齐白石、韩美林和歌唱家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的世界和平交响乐团等,均获得过这一荣誉。

此次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授予薛松,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高度赞誉。在战争与暴乱、危机持续的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和主题。

同时,联合国邮政、德国邮政、奥地利邮政、法国邮政、荷兰邮政为中国绘画名家薛松在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记忆 和平之光——国际和平艺术家”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以邮为媒,方寸之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爱与和平的力量,并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能量。

与时代共鸣,为精神铸魂!致敬每一位和平艺术家,致敬每一份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国际和平艺术家:薛松

薛松,1965年出生于安徽砀山,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现居上海,上海歌剧院舞台美术设计师、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聘教授 。1990年的一场大火,意外成为薛松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大火烧毁了他身边一切原有图像和形态,却也为他推开全新的艺术大门。此后,他以火焰和灰烬为媒介,将现成的图片、文本烧烤后,通过解构、建构与重组于画布之上,形成独有的“薛松式风格”。其作品打破原有图像意义,将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当下现实、传统文化与现代观点巧妙链接,微观与宏观的矛盾、造型与内容的冲突,制造出疏离和变异的戏剧化效果,实现对绘画本体的解构和再造。在艺术生涯中,薛松举办了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个展。1996年,他首次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11年,“薛松:穿越历史与时尚 1988 - 2011回顾展”在上海美术馆举行;2020年,“中国DNA”展览于宝龙美术馆开展;2025年,“自然—非然”展览亮相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同时,薛松也频繁参与国内外重要群展。2002年,作品亮相“巴黎 - 北京”中国当代艺术展(法国皮尔卡丹文化中心);2007年,参加中国当代“社会艺术”展(俄罗斯国家美术馆);2023年,作品入选“时间引力—2023成都双年展”;2025年,参加“流淌的唤醒—当代艺术邀请展”。此外,他还荣获意大利弗洛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洛伦佐综合材料金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在当代艺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持续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艺术故事。

艺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