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艺术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融入在自己的文化创作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磅礴的力量。

鉴于杨奇瑞在中国雕塑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业经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欧洲集邮协会、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等海内外权威文化机构组织推荐,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杨奇瑞“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家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致敬,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记忆!

联合国“国际和平艺术家”是一批拥有杰出个人品质、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在此之前,画家毕加索、齐白石、韩美林和歌唱家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的世界和平交响乐团等,均获得过这一荣誉。

此次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授予杨奇瑞,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高度赞誉。在战争与暴乱、危机持续的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和主题。

同时,联合国邮政、德国邮政、奥地利邮政、荷兰邮政为中国雕塑名家杨奇瑞在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记忆 和平之光——国际和平艺术家”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以邮为媒,方寸之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爱与和平的力量,并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能量。

与时代共鸣,为精神铸魂!致敬每一位和平艺术家,致敬每一份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国际和平艺术家:杨奇瑞

杨奇瑞(1957.12),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公共艺术学院及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著名雕塑艺术家,获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特级专家等称号,兼任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等职。80年代起投身雕塑艺术创作与教育,90年代发起首届“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2000年代初主导建设象山校区,引进师资、创建学科,推动学院发展。中国公共艺术教育开拓者,创建全国标杆性公共艺术专业。2010年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浙江馆项目获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深耕艺术教育38年,创作领域涵盖雕塑、公共艺术、装置艺术、绘画等。倡导艺术与科技融合,培养兼具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创作成果丰硕:建党百年主创《攻坚》获中国美术奖特别奖,《红船启航》立于嘉兴南湖,《仇娃参军》获全国美展金奖。主持《98抗洪》《戚继光抗倭》等国家级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影响深远。

艺术作品欣赏

△《呼吸瓦墙》

△《百年雕塑》

△《乔迁》

△《梦》

△《老井镜像》

△《同铸共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