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艺术家始终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融入在自己的文化创作中,彰显了中国文化磅礴的力量。

鉴于王晓华在中国绘画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国际影响力,业经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发展交流中心、欧洲集邮协会、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等海内外权威文化机构组织推荐,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授予王晓华“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中国艺术家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誉,也是对优秀中国文化的推崇和致敬,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民族记忆!

联合国“国际和平艺术家”是一批拥有杰出个人品质、在文化艺术教育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知名艺术家(或团体)。在此之前,画家毕加索、齐白石、韩美林和歌唱家席琳·迪翁、莎拉·布莱曼以及来自40多个国家的音乐家组成的世界和平交响乐团等,均获得过这一荣誉。

此次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将“国际和平艺术家”称号授予王晓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和高度赞誉。在战争与暴乱、危机持续的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和主题。

同时,联合国邮政、德国邮政、奥地利邮政、荷兰邮政为中国绘画名家王晓华在全球公开发行一套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民族记忆 和平之光——国际和平艺术家”为主题的邮票与珍藏册。以邮为媒,方寸之间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到爱与和平的力量,并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能量。

与时代共鸣,为精神铸魂!致敬每一位和平艺术家,致敬每一份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国际和平艺术家:王晓华

王晓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首批环艺设计专业博士,师从中国环艺学科创建者张绮曼先生。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学位论文质检评审专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国家重点课题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IFI国际室内设计师联盟成员、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环艺院专业委员会研究员。

长期潜心于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和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从事传承与更新设计的探索实践。撰写出版国内第一部生土建筑学术专著,发表学术期刊论文数十篇,作品荣获国内及国际大奖数十项。其中,主持设计《黄土高原白云飘》公益项目获法国2021年度INNODESIGN PRIZE国际创新设计大赛铜奖,主持《老杨家地坑院改造设计》公益项目获第五届美国AIIDA国际创新设计大奖,参与《‘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公益项目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艺术设计类唯一金奖。参与研究和讲解的93集大型音像片《中国室内设计千年回眸》获国家出版总署颁布的政府提名奖等。

多次主持政府大型文化工程设计,将地域性建筑文化与人文精神融入创意设计之中。代表性设计作品: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能源基地文化广场》、城市文化形象工程《榆林市阳光广场》。代表性学术专著:《生土建筑的生命机制》、《穴居的文化基因》。

美院附中时期曾追随名师研习水彩,长期扎根中国黄土高原实地调研考察和写生,二十余载足迹遍布大西北偏远山区乡村,住土窑洞、土坯房,近200幅人居环境水彩写生画饱含着深厚的黄土地文化情节,试图以此储存起民族与地域文化的情感记忆。

艺术作品欣赏